锅炉省煤器的设计改造
由于煤质比较差,煤的挥发分比较低,着火性能比较差,燃烧稳定性变差,锅炉炉膛温度不稳定,出现炉膛温度忽高忽低现象。更有甚者出现点不着火的现象,炉膛温度过低,只有再通过向炉膛投油,帮其助燃来提高其炉膛温度。
排烟温度过高,尾部受热面的没有很好的起到换热的作用,烟气温度没有得到很大降低,出项了排烟温度过高。为了增强传热并提高结构的紧凑性,大部分现在安装的锅炉的省煤器则采用了鳍片管、肋片管和膜式受热面。某电厂锅炉省煤器改造前的结构就是肋片管结构。
原设计尾部受热面是螺旋肋片管,燃料灰分比较大,积灰严重,机组刚投产时与设计值相比排烟温度就高,一般情况下排烟温度达到130℃左右,省煤器吸热量减少,根本提高不了锅炉的热效率,煤中的灰分高,相对可燃成分的比例就减少,而燃烧时灰分本身的加热和分解还要吸收热量,灰分高的煤往往容易夹杂烧不透的可燃物,造成燃料的损失,并向大气排放数以亿计的高温废气,污染环境。